第五百四十三章 精准的市场定价-《逆流1989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比如赵虎生现在,就乐呵呵的以为自己撞到了财神爷,一心做着从江华身上大捞一笔的美梦。

    “这也是被环境给逼的,这年头老老实实做生意,根本就赚不到钱。”

    江华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纵观九十年代,能够脱颖而出的商界弄潮儿,就没有一个是规规矩矩做生意发财的。

    说白了,还是市场经济刚起步,体制不够健全,内部竞争激烈,外面还有跨国企业虎视眈眈,太老实的商人,在这个年代生存不下来。

    “你生产的这款学习机,芯片才是核心吧,你真打算用赵虎生的高价芯片?”

    孙缈缈虽然在忙招聘,但是对项目进展,也一直有关注。

    “怎么可能,这就是个套儿,芯片的事情,三鑫那边会解决。”

    江华从一开始,就没打算买赵虎生的芯片。

    他把李在珠拉上战车,除了看中三鑫的研发能力,最主要是,她能拿到廉价的芯片。

    回到厂里后,李在珠兴冲冲找过来,告诉他一个好消息,说删减了编程教学功能后的学习机,能够完美运行,至少她那边工程师,下午测试的时候,没有出现黑屏现象。

    “样机在哪儿,我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江华感觉今天,还真是双喜临门,他这边外包项目谈的顺利,李在珠这边也没掉链子,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。

    “工程师正在测试打字功能,说真心话,这玩意儿除了能够打字,其他方面的功能,完全和家用游戏机没区别。”

    李在珠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说。

    如果给她足够的时间,她还是能把学习机多开发一些功能出来的,现在嘛,这就是一个挂羊头买狗的产品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,教育类的电子产品,不是没有前景,但至少要在十年后,这类产品才有生存空间,咱们现在做教育类的电子产品,只有死路一条。”

    江华安慰了李在珠一句。

    作为过来人,他亲眼见证了九十年代,各类五花八门的教育类电子产品,轮番上阵,然后又逐渐销声匿迹。

    直到两千年之后,点读机横空出世,然后又有了平板电脑,教育类的电子产品,这才迎来了春天。

    现在连网络都没有,做教育类的电子产品,完全是头铁,所以从一开始,他对学习机的定位,就是圈钱。

    “现在这款学习机,用的是咱们三鑫旗下的一款芯片,我计算了一下成本,主板加芯片的价格,大概在一百元左右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