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0章 囤粮 拓土 扩军(中)-《晚明海枭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过早在修建嘉南大圳之前的数百年间,嘉南平原就已经成为了宝岛的粮仓,因为这里早在宋元时期就开始有汉人移居,在邻近天然溪水、池塘或坑潭的土地上都可以引水灌溉。而且嘉南平原的土壤是以肥沃的冲积土为主,气温又高,即使是旱地或望天田的收成也还算可以。

    两百年后的嘉庆年间,嘉南平原基本开垦完毕,其中水田只占一小部分,大多数都是种的旱稻,但当地的官方人口已达130万人,这差不多就是没有农药化肥、也不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极限。

    对于当前的金河国来说,这个数字还要进一步缩水,因为嘉南平原的海岸线在后世变化很大,本年代可开垦的田地面积大概只能到嘉庆年间的七八成左右。

    换言之,靠嘉南平原养活100万人或许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目标。这已经足够了,就算是闽广大旱一直持续,移民百万再怎么也得花上几年时间,而几年之后,就该农业条件更好的湄公河三角洲发力了。

    “除此之外,我这次去广南国出使,目的诸位都很清楚。阮国主已经答应联合出兵柬埔寨,并且同意由金河国占据湄公河西的土地……”

    林海说着走到另一张挂起的地图前比划着:“这块地我打算命名为河仙,面积大概也就和漳州府差不多大,但预计可开发的耕地高达1500万亩,超过福建全省……”

    “最关键的是,河仙田地的肥沃超乎诸位的想象,只要修好水利,一亩地随便搞搞就是两石粮,稍微用心点三石多都不在话下。也就是说,未来的河仙一年可以出产5000万石粮食,养活1000多万人!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